当前位置: 首页> 价格优势> 食品安全 |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 食品安全 |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 2020-02-19 07:33:13
  • 细菌性食物中毒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ESS厨房(ID:lesscf)
    原文推送时间2018-05-07


    随着夏季的到来,又到了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做餐饮的小伙伴们要特别注意,咱们的一个疏忽,就可能带来一次细菌的入侵,从而导致食品安全受到威胁。所以万老师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指食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夏、秋季多见,一般以集体同时发病,亦可散发,引起的细菌大多是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嗜盐菌、肉毒杆菌等。因引起感染的细菌不同,其表现各异。一般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


    二、食源性致病菌生长的FATTOM 定律

    F-food  高危食物:凉菜、生鱼、生肉、海鲜、奶类制品、生蛋或熟蛋、豆腐、烹饪过的蔬菜、豆类、面食、切开的生果或沙拉

    A-acid  酸碱度:酸碱平衡时最危险

    T-temperature  温度:5℃-63℃最危险

    T-time   时间:食物放在室温超过2小时以上危险

    O-oxygen  氧气(空气):应放入密封保护器内

    M-moisture 水份/湿度:水份、湿度越高越危险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五大常见原因

    (一)交叉污染

    1)操作人员接触原料生食或半成品后双手未经消毒立即接触熟食成品。

    2)原料、半成品、成品或荤、素的容器和工具用具混放混用。

    3)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在一起,交叉感染。

     (二)操作人员带菌操作

    1)操作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疖子。

    2)操作人员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3)患病后仍继续工作,且不严格遵守洗手消毒程序。

    (三)食物未烧熟煮透

    1)烹饪烧制时间过短。 细菌性食物中毒

    2)下锅的食品未彻底解冻,或一锅烧煮的量过大,却没有按规定的时间煮透。

    3)烹饪设备发生故障,工作人员未及时检测出,而照常使用。

    (四)食品贮存的时间、温度控制不当

    1)冷藏设施不足或超负荷。

    2)冷冻食品原料长时间放置在常温下解冻。

    3)宴席冷菜提前切配好却在常温下存放。

    4)盒饭加工后在常温下保存较长时间。

    5)熟制冷菜在加热烧制后冷制时间过长等。

    (五)餐具、容器和用具不干净

    1、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消毒,造成消毒不彻底。

    2、二次污染,保洁柜不够,或有害动物污染过。

    3、清洗、消毒药剂不合格。


    四、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1)保持清洁:保证人员、食物、用具、场所环境的清洁。

    2)避免交叉污染:原料、成品和半成品严格控制交叉感染,高危食品操作区域,要“五专管理”。

    3)使用安全的水或食品原料。正规渠道采购;直接入口食物的操作间要使用过滤的净水。

    (二)控制细菌的繁殖

    1)控制温度:最佳保存温度:蔬菜0-4℃;半成品0--5℃;两天内食用的肉类-5℃--10℃;急冻海鲜、生肉、冰激凌-15℃--18℃。

    2)控制时间:熟食出品到食用不超过2小时,生食加工到食用不应超过1小时。

    (三)消灭病原菌

    1)烧熟煮透:冷冻食品最好彻底解冻再加热,中心温度达70℃。

    2)严格洗消:操作人员经常洗手消毒,工、用具彻底清洗消毒后再使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 (四)控制加工量:超负荷工作就会增大风险的系数,难以把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