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伤心咖啡店之歌》——好咖啡店的一二三
  • 《伤心咖啡店之歌》——好咖啡店的一二三
  • 2022-05-05 09:45:36
  • 伤心咖啡馆之歌







    ,却都成为当时的畅销著作,让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茶馆好像总是开心的(杭州有档开心茶馆的节目);咖啡馆却总是伤心的,是因为咖啡比茶苦么?还是咖啡馆总是伤心人的聚集地?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不管怎样,《伤心咖啡店之歌》给出了好咖啡馆的三个标准:第一要有好咖啡,第二要有好音乐,第三要有好风景。值得一说。


    首先是好咖啡。伤心咖啡店的标配是曼特宁。记得前阵子刚介绍过东一的曼特宁,不了解的可以往前翻翻(《那些勇敢而独特的人,会把这款咖啡作为一生之选》)。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不过这本书写于1996年,证明至少在二十多年前的台北咖啡馆,曼特宁已经大行其道了。还有一款是店长特别指定的:用四分之三的特级蓝山加四分之一的UCC炭烧豆,混合煮出来后,浇上双份的奶油,不加糖,再撒一撮肉桂粉。据说喝起来“含辛茹苦”,而且有余韵。(下次我去东一的时候让店长也给我调一杯这样的。)


    其次是好音乐。伤心咖啡店放的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1996年我肯定没喝过曼特宁咖啡(是不是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没钱的关系?)可是平克弗洛伊德的所有歌曲早在大学时候就耳熟能详了。这也是拜打口带所赐。如今唱片都被MP3替代了,九十年代初那会儿连唱片都没有,只有卡带。而且因为各种原因,国外的音乐引进得很少,如果要听,最好是打口带。就是被海关没收的原装卡带,他们连封套都不拆,直接在上面用砂轮打个口报废了事,如果打口浅一点,重新接一下,你可以听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歌,如果打口深一点,那就基本剩一两首了。当时隔壁新闻系寝室外号吴营长的定期从广州用麻袋把这些打口带每盒一块钱的价格收购,然后放在中文系的知了书屋里,浅的卖十五块深的五块,因为利润太可观了,在那个年代,吴营长可以打飞的去广州来回倒货了。其中就有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面》与《墙》。而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是收在专辑《墙》里面的。包括后来平克主唱罗杰沃特斯单飞之后的第一张大碟《Watching TV》,都被我们推荐在学校广播里放过,震倒一大片。

    伤心咖啡馆之歌

    以前只知道好听,不知道平克到底在唱些什么,现在网易音乐都有翻译了,才知道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居然是反填鸭式教育,这个太有即视感与针对性了,不免录一段在这里: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我们不要灌输式的教育

     We dont need no thought control

     我们不要思想控制

     No dark sarcasm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再也不要出现那些黑色幽默了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老师走开,让孩子们他们自己待着吧  

    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嘿,老师走开,让孩子们他们自己待着吧  

    All in all it's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总之那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总之你只是墙上的另一块砖  


    按今天的说法,平克就是一搬砖的。不过他搬的是一切应试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冷砖。看过平克《墙》现场音乐会录像带,在柏林墙拆掉的那一年上演,上半场全用白色的泡沫大白砖起了一堵墙,下半场就是搬砖,连救护车都开上了舞台,气势恢宏,不可方物。


    最后说到风景了。最美的风景是人,九十年代估计在台北就流行这个金句了吧。一群原来做公司两个月就倒闭的Loser们太珍惜彼此得来不易的好感与缘分,正好中间有一个金主,就花钱开了一家不赚钱也不亏钱的伤心咖啡店,半天咖啡,晚上PUB,专门收留上门的文艺流浪汉和天涯伤心客。不用说,那个店招肯定是蓝色的,故事肯定是精彩的。不再剧透,就到这里吧。



    文 | 朱瑾

     封面配图 | Jean-Michel Basquiat Rusting Red Car In Kuau, 1984









    伤心咖啡馆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