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新闻> 《冰糖葫芦》:吃着久违的冰糖葫芦,串起儿时酸酸甜甜的回忆
  • 《冰糖葫芦》:吃着久违的冰糖葫芦,串起儿时酸酸甜甜的回忆
  • 2021-04-14 18:06:37
  • 冰糖葫芦冯晓泉

     


    北京,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各种各样的京味儿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冰糖葫芦儿堪称人气爆棚。


    那一支支串满晶莹剔透红果的小木棒,一律错落有致地插在稻草秸捆扎成的草靶上,微微探出街头,诱惑着来往的行人。

     

    对于那些上了岁数,啃着冰糖葫芦长大的老北京来说,这是一种旧时念想。那小小的一串儿冰糖葫芦,包涵了太多太多的京味儿文化和民俗沉淀。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上世纪90年代,一首脍炙人口的《冰糖葫芦》横空出世。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贴近生活的歌词,表达出了幸福团圆的美好寓意。


    将这首歌唱进千家万户的音乐人冯晓泉曾格格夫妇来到《回声嘹亮》的现场,亲切的推介了这首经典的歌曲。

     


    据冯晓泉回忆,这首歌曲其实是个“命题作文”。


    1996年,北京市委宣传部集合了所有泰斗级的艺术家,要做一个叫做《冰糖葫芦》的话剧。而刚在乐坛上崭露头角的冯晓泉,被该话剧总策划张和平看中,被点名为话剧创作音乐。

     

    话剧的导演陈融向他提出了3点要求,他说:“晓泉啊,这个话剧(歌曲),第一要有北京风味,第二要有文化底蕴,第三要朗朗上口。”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对于出生于东北的冯晓泉来说,“压力特别大,觉得这3个要求一个比一个高”。

     


    为此,冯晓泉一次又一次去到剧院现场,不断观摩于是之、朱琳、郑榕等老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寻找灵感。


    不光如此,他还开始四处翻阅资料,拜访老北京的学者,了解这一小吃的文化背景;每天骑着自行车在王府井、东单等各种极具老北京特色的街道转悠,感受着北京独树一帜的地域风情。

     

    终于,长时间的积累触发了他的灵感。有一天,冯晓泉从东四的胡同走到美术馆那儿时,心中突然涌现出了一段旋律,他兴奋极了,脑子里不断默念那句“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透着甜”。

     


    情急之下,他赶紧向旁边卖冷饮的阿姨要了纸和笔,把这段曲子记了下来,回去之后继续琢磨,才终于完成了这首经典之曲——《冰糖葫芦》。

     

    歌曲完成以后,冯晓泉将歌曲发给了剧组,第二天他突然接到剧组电话说,,想要马上学会这首歌,并请冯晓泉尽快赶到剧组教大家唱。



    此曲最终当然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导演陈融还提议演出最后让他出来跟大家一起唱。老艺术家们的鼓励,对于20多岁的冯晓泉来说,简直是莫大的鼓舞。

     

    随着歌曲的走红,1997年冯晓泉带着它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这首歌也不仅在青年人中传唱不止,更使无数中老年朋友就此慢慢接受了流行歌曲,使流行歌曲的欣赏层面出现了飞跃性拓展。

     


    它的出现,也让北京这座城以及城里的人变得更加鲜活。


    比如来到节目现场致敬《冰糖葫芦》这首歌的志愿奶奶常志复。她的心中满溢着爱,连续20年坚守在志愿服务工作的岗位上,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火炬手。

     


    “将志愿活动进行到底”,是她经常说的话。这位76岁白发老人,始终冲在志愿任务的第一线,甚至已经签下了“遗体捐赠”的协议书。


    她想用自己的身躯,服务奉献整座城市,整个社会。就如同这糖葫芦一样,红彤彤的温暖着身边的人。

     


    冰糖葫芦冯晓泉 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象征着喜庆,饱含着甜蜜。


    如今,虽然胡同里的吆喝声渐渐远去,很多老行当也消逝不见,但一首经典嘹亮的《冰糖葫芦》,还是足以勾起人们对温暖岁月最美好的回忆,激励人们甘于奉献,让爱的花朵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报名邮箱:

    huishengliaoliang@qq.com






    “回声”提示:


    北京调频FM101.8《佳音时间》每周五13:00播出。


    央广网www.cnr.cn、中国广播app“经典音乐广播”,同步在线播出。更多节目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声嘹亮、央视综艺、央广经典音乐广播。



    冰糖葫芦冯晓泉